close
PS:照片是果實不是花~拍謝嚕!
之前曾誤把某一蜀葵誤認為洛神葵
兩年後終於見識到真正的『洛神葵』,雖然沒拍到
花開的樣子!
但卻拍到萼片於花謝後逐漸肥大所形成美麗如紅寶石般的果實。
它有著紫紅色的莖,結好的果實也真如寶石般在陽光
下閃耀著艷瀲的光芒!
同事跟我則在討論如何食用,我說可以摘下來醃漬成蜜餞,
有一朵已被同事摘去泡茶!而我仍在思考跟觀望~是否再等它更成
熟後再來摘取!
洛神葵 Roselle,Rozzelle,Jamaica sorrel
[學名]:Hibiscus sabdariffa,L.
[科名]:錦葵科 Malvaceae
洛神葵相傳原產於印度,1596年引入英國,百餘年後再移至牙買加,十八世紀初即利用作調味品,在1870年傳入北美佛州,目前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栽培普遍。台灣則於1910年由日人藤根吉春氏從新加坡引進,其後在1911至1914年間再陸續由夏威夷、菲律賓引入栽培。
因台東縣鹿野、延平、卑南、太麻里、金峰等鄉鎮氣候與洛神葵原生長地的印度較類似,又加上其耐旱粗放易栽種的特性,當地農民多在山坡地或幼齡果樹園內間種植,所以洛神葵遂成為台東地區的特產。
全站熱搜